找到相关内容916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修行人应远离四病

    做到,中国禅宗称之为‘枯禅’,枯木是不能生花的,这是不对的,这是非常严重的错误。所以无论学显教也好,学密教也好,假如教理搞不清楚,一切修行都是徒劳无功,那真是‘涅槃生死等空花’,成佛毫无希望了。 ...

    南怀瑾先生

    |四病|作病|任病|止病|灭病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1/1319237537.html
  • 怎样持经修定——印光大师开示

    生脱死之极妙秘决。故常与有缘者谆谆言之。   至于阅经,若欲作法师,为众宣扬,当先阅经文,次看注疏。若非精神充足,见解过人,罔不徒劳心力,虚丧岁月?   若欲随分亲得实益,必须至诚恳切,清净三业。或...

    印光大师

    |止观|禅定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1/0019137727.html
  • 文殊大圆满基道果无别发愿文

     喇咪曼阿多吉通杰吉   愿以上师窍诀力见之   珠向夏巴根多诺玛得   戏论观察妄加分别心   匝央哲巴让涅阿沃杰   寻觅修行自己徒劳因   摩向滚巴协央强沃瑞   缘法修习延误如樊笼   热...

    麦彭仁波切造 堪布索达吉译

    |大圆满|密宗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3/03340035934.html
  • 宗教超越科学

      诚如前面所说的,这些都是有趣而令人兴奋的知识讨论,但它们并没有触及真正的宗教。如果要从科学上寻找支持,以证明宗教的真理,将是徒劳无功的,一点意义也没有。就我们所知,一切宗教都同意,爱心要比仇恨...

    罗候罗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81039147.html
  • 浅谈佛与修证

    哪个字,不在这个字之外,然后方能达到忘我;如果念佛时还注意其它事情,心不在焉的话,即使把所有佛经都看遍也是徒劳,只不过是个形式而已。  念佛时特别要注意声音平和,或高或低易产生大阴大阳,影响入静定力不深...

    周根宝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54440452.html
  • 印光法师事迹

    因果之外,故辄谆谆言之。尝曰:“菩萨畏因,众生畏果。菩萨恐遭恶果,预先断除恶因,由是罪障消灭,功德圆满。众生常作恶因,欲免恶果,譬如当日避影,徒劳奔驰。每见无知愚人,稍作微善,即望大报。遭逆境,便谓作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21740922.html
  • 宗教超越科学的范畴

    的,这些都是有趣而令人兴奋的知识讨论,但它们并没有触及真正的宗教。如果要从科学上寻找支持,以证明宗教的真理,将是徒劳无功的,一点意义也没有。就我们所知,一切宗教都同意,爱心要比仇恨来得高尚、优越和有...

    罗候罗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14046775.html
  • 美丽的升华

    美丽是脆弱的暂现,禁不起些微的撞击和病缠,更遑论韶光似箭催人老。美丽是肤浅的假相,薄薄一层皮肤当中所包裹的是不净的血肉和屎溺。美丽是虚妄的觉受,时尚是商场行销的策略,流行是徒劳无益的追寻。  雕琢出来的...

    见庄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50547269.html
  • 佛教的命运和前途

    劝解,也是徒劳无功。须知长衫乃今日佛门制服、礼服,穿长衫正是代表僧人的身分,世人称我为和尚、出家人、师父、大师或法师等,正是因为我人威仪十足而备受尊重,而穿长衫或大袍正好是我等出家人应有代表性的外观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82347665.html
  • 禅宗的文字观

    禅宗的文字观  “不立文字”是禅宗对文字的基本态度。历代禅宗祖师都强调在生活中实践修行,不重视经教文字。即便在接引学人,教育弟子的方法上也大都以生活中的事例加以开导,反对以语言文字及一切形式化的方式来理解禅法。如《祖堂集》卷二记载达摩祖师对慧可说:“我法以心传心,不立文字”《楞伽师资记》卷一亦说“圣道幽通,言诠之所不逮,法身空寂,见闻之所不及,语言文字,徒劳施设也。”此一观点,诸多禅藉皆已明示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92147797.html